2017年,哪些涂料企業挺不過?
2016年馬上成為過去式,在中國涂料報2016年的最后一期,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2017年,哪些涂料挺不過?”這似乎有些危言聳聽,也有些不合常理。但無所謂,危言都是拿來驗證的,常理都是拿來打破的。
在2016年,不少涂料企業跨過了二十年的歷史行程。
華潤1991年建廠,一度成為中國最大的民族涂料品牌。但2006年被美國威士伯收購。
展辰新材料集團創立于1994年,至今是擁有七大生產基地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巴德士化工始建于1996年9月,擁有七大生產基地和一個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具有一支涂料研發專業技術團隊,研發創新能力位于行業前茅。
嘉寶莉始創于1996年,年銷售額30億元,年納稅超過2億元,在中國本土涂料中處于強勢地位。
也有不少涂料企業有超過50年的發展歷史。
上海開林造漆廠創建于1915年,隸屬于上海涂料有限公司,至今已有101年歷史,是我國第一家油漆制造企業,是中華民族油漆工業的發源地。
天津燈塔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始創于1916年,1997年成為上市公司,是我國最大的著名涂料制造企業之一。
北京紅獅漆業有限公司始創于1945年,2008年9月被富思特收購。
另外武漢雙虎涂料(創立于1928年)、廣東珠江化工(1933年)、重慶三峽油漆(1931年)、昆明中華涂料(1940年)、湖南湘江涂料(創立于1950年)、杭州油漆(始建于1958年)、南京長江涂料(始建于1958年)、陜西寶塔山油漆(始建于1958年)、西北永新涂料(其前身西北油漆廠始建于1965年)等等,數十年來,至今仍在各個市場煥發光芒。
中國的企業曾經有一個“七年魔咒”,據說誰能夠撐過第七年就可以不死。但是,今天的企業已經忘記了這個魔咒。因為世界商業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可能突然死亡,也有可能瞬間爆發,成為“風口上的豬”。
對于涂料企業來說,2016年的下半年可謂是人心惶惶。有一個段子形象地說明了這一切。
“廣東停產,北京停產,河北停產,山東停產,江浙停產,京津冀全面停產,統統都停產!終于到了有錢也不一定有貨的時代。鐵在吼,鋁在叫,紙箱在偷笑,不銹鋼蹦蹦跳,涂料哇哇叫,配件在咆哮,運費往上飄,原料成本發高燒。環保風暴已來到,漲的廠家受不了,價格已經全亂套!各位上帝,別再跟我們說能不能優惠了,你該關心有沒有貨!不是我們不想做,而是現在真的很缺貨!原料斷貨!包裝斷貨!上游不給力,我們也很無奈!”
首先是涂料原材料的暴漲,涂料企業一度遭遇“有錢無貨”的窘態。
作為涂料核心材料的鈦白粉、環氧樹脂、聚酯樹脂、助劑等均呈現大幅度上漲態勢,同時運輸成本不斷上漲,人力成本也不斷增加。材料成本上漲加速,涂料價格卻遲遲難漲,涂料企業的生存狀況確實“壓力山大”。以往是原材料企業上門找涂料企業賣材料。下半年反了,涂料企業找原材料企業搶貨,并且很多時候有錢也不一定馬上有貨。
其次,因為霧霾及環境污染等原因,國家加大對環境保護的監督力度。
今年7月,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組陸續進駐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等8省區,實施為期一個月的督察。統計顯示,8個督察組共立案偵查207件、拘留310人、約談2176人、問責3287人;立案處罰2659件,共計罰款1.98億元。
從11月24日起,2016年第二批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將陸續進駐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陜西、甘肅等省(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截至12月10日,督察組共受理舉報8657件,經梳理有效舉報并合并重復舉報,累計向被督察地區轉辦5462件;各被督地區完成查處1893件,其中立案處罰1479家,處罰金額6614.16萬元;立案偵查213件,拘留112人;約談1100人,問責687人,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
不少小規模涂料企業正式這次環保行動的對象之一。無疑,那些產能落后,品質低劣的涂料企業成為第一批淘汰的對象。
第三,政府啟動了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涂料行業作為房地產的依附產業,自然深受影響。2016是房地產“去庫存與控房價”并重的一年。但過度的刺激也帶來意想不到的負效應: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的暴漲,三四線城市市場低迷依舊。為抑制部分城市房價的暴漲和市場的混亂,多地政府不得不火速重啟限購限貸之策。
如果說材料上漲或者房地產政策調控,對涂料企業的影響還是可控的。
但是環保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是不可控的,時刻懸在涂料企業的頭頂。
涂料行業一直處于無序競爭階段。上萬個企業和品牌,小的也就三五個人,不僅產能落后,產品質量也不達標,并且污染環境,嚴重擾亂涂料市場秩序。這次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的雷厲風行,將一批產能落后的涂料企業淘汰關閉,這是好事。就算這些企業能活過2016年,也未必能挺過2017年。
中央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宗旨就是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年底,與一些涂料企業老板交流。從大多數的涂料企業老板口中得知,2016年企業狀況并不好,甚至可以說很差。有一企業老總說,2016年的中國涂料企業,至少80%的企業比上年是倒退的。市場冷淡,銷售下滑,成為眾多涂料品牌的統一表現。“下降百分之一二十算是不錯了,不少企業下滑超過30%,能與去年持平的企業,算是高手了。增長的企業應該不會超過10%。”
事實擺在面前,不進則退。那么,有哪些涂料企業挺不過2017年呢?
首先是環保與安全不過關的涂料企業。安全生產不規范,環保不達標,這是涂料企業的“死穴”。一擊必中,一中必死。
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出的突出問題,江蘇省決定在全省開展“263”專項行動,并成立了“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省長石泰峰擔任組長、5位省領導擔任副組長、21個部門的負責人為成員。 針對江蘇現有化工生產企業項目低端、工藝落后、布局不合理、化工企業的落后產能已成為江蘇污染物排放和環境風險隱患的主要來源等問題。江蘇計劃通過“關閉一批、搬遷一批、入園一批、提升一批”4個措施,加快推進化工行業結構調整。計劃到2020年,實現江蘇全省化工企業數量大幅減少,化工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化工園區內化工企業數量占全省化工企業總數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
江蘇的專項行動可謂雷厲風行。其他省份呢?安全生產是國家的底線。環保是國家的未來。我們不用懷疑國家的執法能力和力度。2017年,各個省市在安全和環保方面,不會懈怠,只會更嚴。
與此同時,涂料企業在環保和安全生產方面的成本將越來越高。廣東華潤涂料有限公司就在今年剛剛完成投資3500萬的VOC處理裝置。要是按照這個標準建設,不知道有多少涂料企業要關門。
所以,能活過2017年的涂料企業,要從過去的以數量和規模制勝向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的模式轉變。
其次是連續三年以上沒有增長的涂料企業。一年不增長,二年不增長,三年還不增長,企業還有多少銀子在腰包。因為不增長,涂料企業會相應地減少投入,包括技術投入、人員投入、銷售投入、廣告投入等等。因為投入少,銷售更少,年復一年,企業如“溫水煮青蛙”般慢慢死去。
第三是沒有創新的涂料企業。創新范圍包括企業所有的經營活動,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營銷創新、產品創新、渠道創新、模式創新、制度創新,服務創新、傳播創新、跨界創新等等。所有企業面對的外部環境基本類似,只有不斷變革自己,來適應環境的變化,就像華為說的“打敗他的只能是他自己”。
第四是逆勢而行的涂料企業。趨勢是大勢,是市場發展規律。安全生產是趨勢,保護環境是趨勢,健康產品是趨勢。今天,有太多的傳統企業倒閉,不是老板的錢不夠多,也不是員工不夠努力,而是忽視了社會趨勢的變化。一切逆勢而行的企業必將淘汰。
涂料企業只有遵循社會和市場的發展規律,不斷完善和強大自身,努力創新, 努力實現增長,來應對各種波譎云詭的變化,企業才能利于不敗之地。
2017年,你能挺過去嗎?
在2016年,不少涂料企業跨過了二十年的歷史行程。
華潤1991年建廠,一度成為中國最大的民族涂料品牌。但2006年被美國威士伯收購。
展辰新材料集團創立于1994年,至今是擁有七大生產基地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巴德士化工始建于1996年9月,擁有七大生產基地和一個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具有一支涂料研發專業技術團隊,研發創新能力位于行業前茅。
嘉寶莉始創于1996年,年銷售額30億元,年納稅超過2億元,在中國本土涂料中處于強勢地位。
也有不少涂料企業有超過50年的發展歷史。
上海開林造漆廠創建于1915年,隸屬于上海涂料有限公司,至今已有101年歷史,是我國第一家油漆制造企業,是中華民族油漆工業的發源地。
天津燈塔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始創于1916年,1997年成為上市公司,是我國最大的著名涂料制造企業之一。
北京紅獅漆業有限公司始創于1945年,2008年9月被富思特收購。
另外武漢雙虎涂料(創立于1928年)、廣東珠江化工(1933年)、重慶三峽油漆(1931年)、昆明中華涂料(1940年)、湖南湘江涂料(創立于1950年)、杭州油漆(始建于1958年)、南京長江涂料(始建于1958年)、陜西寶塔山油漆(始建于1958年)、西北永新涂料(其前身西北油漆廠始建于1965年)等等,數十年來,至今仍在各個市場煥發光芒。
中國的企業曾經有一個“七年魔咒”,據說誰能夠撐過第七年就可以不死。但是,今天的企業已經忘記了這個魔咒。因為世界商業社會發展到這個階段,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可能突然死亡,也有可能瞬間爆發,成為“風口上的豬”。
對于涂料企業來說,2016年的下半年可謂是人心惶惶。有一個段子形象地說明了這一切。
“廣東停產,北京停產,河北停產,山東停產,江浙停產,京津冀全面停產,統統都停產!終于到了有錢也不一定有貨的時代。鐵在吼,鋁在叫,紙箱在偷笑,不銹鋼蹦蹦跳,涂料哇哇叫,配件在咆哮,運費往上飄,原料成本發高燒。環保風暴已來到,漲的廠家受不了,價格已經全亂套!各位上帝,別再跟我們說能不能優惠了,你該關心有沒有貨!不是我們不想做,而是現在真的很缺貨!原料斷貨!包裝斷貨!上游不給力,我們也很無奈!”
首先是涂料原材料的暴漲,涂料企業一度遭遇“有錢無貨”的窘態。
作為涂料核心材料的鈦白粉、環氧樹脂、聚酯樹脂、助劑等均呈現大幅度上漲態勢,同時運輸成本不斷上漲,人力成本也不斷增加。材料成本上漲加速,涂料價格卻遲遲難漲,涂料企業的生存狀況確實“壓力山大”。以往是原材料企業上門找涂料企業賣材料。下半年反了,涂料企業找原材料企業搶貨,并且很多時候有錢也不一定馬上有貨。
其次,因為霧霾及環境污染等原因,國家加大對環境保護的監督力度。
今年7月,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組陸續進駐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云南、寧夏等8省區,實施為期一個月的督察。統計顯示,8個督察組共立案偵查207件、拘留310人、約談2176人、問責3287人;立案處罰2659件,共計罰款1.98億元。
從11月24日起,2016年第二批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將陸續進駐北京、上海、湖北、廣東、重慶、陜西、甘肅等省(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截至12月10日,督察組共受理舉報8657件,經梳理有效舉報并合并重復舉報,累計向被督察地區轉辦5462件;各被督地區完成查處1893件,其中立案處罰1479家,處罰金額6614.16萬元;立案偵查213件,拘留112人;約談1100人,問責687人,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
不少小規模涂料企業正式這次環保行動的對象之一。無疑,那些產能落后,品質低劣的涂料企業成為第一批淘汰的對象。
第三,政府啟動了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涂料行業作為房地產的依附產業,自然深受影響。2016是房地產“去庫存與控房價”并重的一年。但過度的刺激也帶來意想不到的負效應: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房價的暴漲,三四線城市市場低迷依舊。為抑制部分城市房價的暴漲和市場的混亂,多地政府不得不火速重啟限購限貸之策。
如果說材料上漲或者房地產政策調控,對涂料企業的影響還是可控的。
但是環保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是不可控的,時刻懸在涂料企業的頭頂。
涂料行業一直處于無序競爭階段。上萬個企業和品牌,小的也就三五個人,不僅產能落后,產品質量也不達標,并且污染環境,嚴重擾亂涂料市場秩序。這次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的雷厲風行,將一批產能落后的涂料企業淘汰關閉,這是好事。就算這些企業能活過2016年,也未必能挺過2017年。
中央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宗旨就是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年底,與一些涂料企業老板交流。從大多數的涂料企業老板口中得知,2016年企業狀況并不好,甚至可以說很差。有一企業老總說,2016年的中國涂料企業,至少80%的企業比上年是倒退的。市場冷淡,銷售下滑,成為眾多涂料品牌的統一表現。“下降百分之一二十算是不錯了,不少企業下滑超過30%,能與去年持平的企業,算是高手了。增長的企業應該不會超過10%。”
事實擺在面前,不進則退。那么,有哪些涂料企業挺不過2017年呢?
首先是環保與安全不過關的涂料企業。安全生產不規范,環保不達標,這是涂料企業的“死穴”。一擊必中,一中必死。
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出的突出問題,江蘇省決定在全省開展“263”專項行動,并成立了“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省長石泰峰擔任組長、5位省領導擔任副組長、21個部門的負責人為成員。 針對江蘇現有化工生產企業項目低端、工藝落后、布局不合理、化工企業的落后產能已成為江蘇污染物排放和環境風險隱患的主要來源等問題。江蘇計劃通過“關閉一批、搬遷一批、入園一批、提升一批”4個措施,加快推進化工行業結構調整。計劃到2020年,實現江蘇全省化工企業數量大幅減少,化工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化工園區內化工企業數量占全省化工企業總數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
江蘇的專項行動可謂雷厲風行。其他省份呢?安全生產是國家的底線。環保是國家的未來。我們不用懷疑國家的執法能力和力度。2017年,各個省市在安全和環保方面,不會懈怠,只會更嚴。
與此同時,涂料企業在環保和安全生產方面的成本將越來越高。廣東華潤涂料有限公司就在今年剛剛完成投資3500萬的VOC處理裝置。要是按照這個標準建設,不知道有多少涂料企業要關門。
所以,能活過2017年的涂料企業,要從過去的以數量和規模制勝向以質量和效益為核心的模式轉變。
其次是連續三年以上沒有增長的涂料企業。一年不增長,二年不增長,三年還不增長,企業還有多少銀子在腰包。因為不增長,涂料企業會相應地減少投入,包括技術投入、人員投入、銷售投入、廣告投入等等。因為投入少,銷售更少,年復一年,企業如“溫水煮青蛙”般慢慢死去。
第三是沒有創新的涂料企業。創新范圍包括企業所有的經營活動,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營銷創新、產品創新、渠道創新、模式創新、制度創新,服務創新、傳播創新、跨界創新等等。所有企業面對的外部環境基本類似,只有不斷變革自己,來適應環境的變化,就像華為說的“打敗他的只能是他自己”。
第四是逆勢而行的涂料企業。趨勢是大勢,是市場發展規律。安全生產是趨勢,保護環境是趨勢,健康產品是趨勢。今天,有太多的傳統企業倒閉,不是老板的錢不夠多,也不是員工不夠努力,而是忽視了社會趨勢的變化。一切逆勢而行的企業必將淘汰。
涂料企業只有遵循社會和市場的發展規律,不斷完善和強大自身,努力創新, 努力實現增長,來應對各種波譎云詭的變化,企業才能利于不敗之地。
2017年,你能挺過去嗎?
- 上一篇:減產協議生效 國內涂料溶劑市場支撐乏力 2020/3/11
- 下一篇:加入環保大軍 涂料企業積極轉型升級 2017/11/11